長向桑梓紡經緯,永為河山織錦繡。陳誠博士,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2010屆校友,在學校期間,愛上了所學的染整專業,并深刻體會到基礎科學研究與工程技術探索在紡織工業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我校畢業后,先專升本到四川輕化工大學,又考入新疆大學讀碩士研究生。今年8月,他從江南大學博士畢業,和女朋友一起回到新疆大學執教。

是什么力量指引他一路高歌猛進,不斷攀登紡織學術科研的一座座山峰?又是什么魅力吸引他放棄在東部高校的任職機會,選擇支援新疆、服務紡織?日前,陳誠學長在線接受了我校大學生記者團幾位學弟學妹的訪談。
在新疆 紡織專業大有可為
就像10年前站在成都紡專嫘湖之濱,思考是要就業、還是要升本一樣,2020年,陳誠這位攜“在校期間發表SCI論文8篇,其中一區頂級期刊4篇,總影響因子46.464”出色成績畢業的江南大學學霸,又一次面臨著人生道路的選擇。
與他一同畢業的同學們,大多留在了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然而,他與女友反復商量后,最終選擇回到新疆大學執教,通過開展多功能紡織化學品受控合成研究及研發新型清潔染整技術,以實際行動為振興紡織工業貢獻力量。

陳誠曾在新疆大學攻讀碩士三年時間,他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作為中國最大的紡織原材料基地、新興的紡織工業基地,新疆紡織業蘊含著無限的發展潛力。隨著黨中央國務院“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重大決策的實施,國家對新疆紡織業發展的投入力度逐漸增大,對紡織類學科高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陳誠在江南大學期間,就時刻關注新疆紡織業的運營發展態勢,他曾擔任江南大學紡織援疆團隊長,帶領團隊成員深入南北疆多家紡織企業開展調研與授課工作,協助兵團科研人員修訂兩項國家標準,讓當地從業人員對紡織行業新理念、新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并對新疆紡織業前景充滿期待。
“新疆紡織產業的升級換代太需要人才,西部的發展、綠色發展也離不開人才。”陳誠這樣解釋自己選擇回到新疆的最大動因。當然,促成他做出這一選擇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感恩之心。“我忘不了在新疆大學讀碩士時,學校的悉心培養,導師的知遇之恩。”他說。
在成都紡專 愛上染整迷上科研
作為自己染整科技夢起航的地方,陳誠也忘不了徜徉在成都紡專南北兩苑、嫘湖廊橋的三年時光。
陳誠當年是材料與環保學院染整專業2007級學生。剛進校時,也和大一新生們一樣迷茫、懵懂,在老師們引導下,一步一步地認識所學專業,慢慢探索其中的樂趣和奧秘。雖然磕磕絆絆,但在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職業教育中,逐漸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產生了濃厚興趣。在全面了解染整技術專業、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他漸漸探索到了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領域,不斷朝著這個方向,加深學習和拓展視野。這個時期,他多次拿到過學校和企業的獎學金,初步顯露了“學霸”本色。
陳誠在成都紡專期間最難忘的一段經歷,是大二暑期進入印染廠生產實習的日子。當時他了解到,該企業研發出一項核心技術,解決了當時整個行業的一個難點問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耳熟能詳的話,從沒有任何時候,讓他如此印象深刻。他從此認定,核心工藝技術的進步,是帶動紡織品染整加工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所在。這時的他也深刻認識到,自己所愛、所學的專業,到底能為紡織工業良性存續乃至區域經濟穩步上揚帶來何種關鍵助力。
從此,在他心里,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攀登染整科技高峰的信念變得異常清晰、無比堅定。后來,他不斷深入學習,升本、考研、讀博……學無止境,深入探索,他只想讓自己所學專業不斷發展,想讓我國從“紡織大國”變為真正的“紡織強國”。
曾經是班長和學生會干部
學習之余,陳誠注意增強自己的綜合素質。“我曾擔任班長,為同學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并協助輔導員工作,做上傳下達的使者、師生溝通的橋梁。這使我不僅能在學習上服務同學,也能在生活中幫助到大家。”
陳誠后來還擔任過學生會干部,深受老師器重,也得到了同學們支持。在紡專的三年時間里,他的處事能力、協調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擔任班委和學生會干部,相當于提前讓自己面對一些在社會上可能遇到的難題,是對社會交往的提前歷練。我很感謝這段經歷,學到了不少東西。”陳誠說。

給紡專學弟學妹的暖心建議
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進入了大學校園,每個人都可以去發掘自己的潛力,去找尋自己的愛好。大學期間不要隨大流,要做自己,但求無愧于心。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要做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事情。不管在學習還是社交方面,都應找到自己熱愛的、感興趣的,然后朝著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去不斷發展。
活躍思維。“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學習是沒有任何捷徑的,在學校還是要以學習為第一位,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然后堅持、努力。但也不能做書呆子,要全面發展自己。尤其我們00后的大一新生,接觸到的資源極其豐富,思維也極其活躍,我們不應該受上世紀的人才培養導向局限,要面向產業、經濟和社會的需要,尋找自己的定位,最主要的還是要找到自己喜歡、擅長的方向。專業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本錢,但也不見得是唯一的選擇,保持活躍的思維,能讓我們把握住更多機會。
把握機遇。專業學習應該跟創新創業相結合,多多跟隨老師參與創新創業比賽,去往更多、更大的平臺,給自己更多的機會,尋找自己適合的領域。團隊里面不同的人能力不同,可以更好地鍛煉自己,借助大平臺發展自己。要積極參加國外訪學、高校交流等活動。在創新創業活動中,遇見一些實際問題,應鍥而不舍地研究透徹,那樣效果甚至比老師講更好。而且,在校期間參加這些活動,能讓自己以后創新創業和學歷提升,具備更好的學習能力。

對一名學子來說,專業和興趣的完美契合無疑是莫大的幸福,也是讓自己在無涯學海中乘風破浪、不斷前行的最強動力。對于母校和恩師,陳誠十分感謝成都紡專和老師們當年的悉心培養和引導,讓自己從那時起就愛上了專業、愛上了染整、愛上了科研。一直以來,他都熱愛著自己的專業,因為熱愛,所以發自內心地喜歡,對這個專業目前受到的制約和存在的不足,他想通過自己實實在在的努力,去改善,去解決。
聽說學校把今后發展方向確定為建設“輕紡特色鮮明、國際優勢明顯”的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陳誠學長表示贊同。他始終關注著母校的發展,希望學校不斷突出紡織服裝特色,把傳統優勢特色專業群堅持住、發展好,再向相關專業領域輻射發展。“比如,‘紡織經管’‘紡織旅游’都是學校以后可以發展、融合的方向。”陳誠說。